哈囉,我是 Jing,我在兩年多前,經歷一次職涯轉換後,才開始認真思考:有沒有可能跳脫辦公室的生活,邊工作邊旅行呢?
如果你跟我一樣嚮往更自由、彈性的生活方式,那也許你也可以成為數位遊牧者。但該從何開始?自己適不適合數位遊牧?要做哪些工作才能支持這樣的生活型態?
這篇文章會帶你一起來探索
一、數位遊牧是什麼?
二、常見的五大數位遊牧工作類型
三、如何透過3大步驟實踐數位遊牧的生活
Table of Contents
Toggle一、數位遊牧是什麼?
「數位遊牧」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,只要你有一份遠距工作,帶著一台筆電,在當地找到穩定的 Wifi,就能邊工作邊旅行,還能長期旅居在不同的城市與國家!
你也許會說:「數位遊牧的人是不是每天都在玩?」
或者問:「數位遊牧是一份工作吧?要去哪裡找?」
其實都不是!數位遊牧並不是「一份工作」,而是「一種生活方式」。
有哪些數位遊牧的迷思,一起來看看!

數位遊牧者跟一般上班族一樣,平日要工作,通常週末才會安排出遊的行程。
他們選擇在不同的城市之間移動、四處旅居,尤其物價低廉的城市特別受歡迎,像是泰國的清邁、越南的峴港都是數位遊牧熱點,幾乎每個咖啡店都能撞見正埋頭於電腦、專心工作的數位遊牧民族。
數位遊牧的支出通常會比一般觀光客低,畢竟觀光客住飯店是日租,但是數位遊牧民族長期旅居一個城市是月租,所以消費能降低許多,甚至生活費可以比在台灣還低。
最常見的3種數位遊牧工作型態:
1. 受僱於公司的員工(Employee)
千萬別以為數位遊牧者都是自由工作者或是創業家,其實很多遊牧民族也是上班族, 需要「打卡上班」或者「在螢幕前做滿八小時」,並且領固定月薪, 只是上班地點自由,可以在咖啡店、海景餐廳,或者共同工作空間 Coworking space。
2. 自由工作者(Freelancer)
自由工作者的工作時間比受僱公司的員工彈性,可以彈性選擇每個月要接多少工作。薪水是按件計算,而不是月薪,所以可能有時高有時低。
很多事情都要自己一手包辦,從開發案源、與業主溝通、到專案進度管理等,挑戰相對較大,且沒有同事與團隊會在一旁協助。如果你不喜歡時間被綁住,也有自己的工作節奏,是個獨立的工作者,能夠自己解決問題的話,那就很適合你!
舉例:線上華語老師就是自由工作者,像【Podcast EP94 從零開始到全職接案教書的Phoebe】就是自由接案的華語老師,編輯 Jing 也是自由工作者。
3. 創業者(Entrepreneur)
這類型的人選擇成立一家公司、建立個人品牌、成為電商老闆等,工作的時間、地點都不再受限於他人,但需要承擔的壓力是最大的。不論從招募團隊、商品開發到品牌定位等,每個環節都要親自參與。
以甲思敏為例,就是透過創辦【 從0到1線上華語實戰課 】成為華語培訓師,在世界各國旅行的同時,也輔導學員成為可以開始環遊世界的華語老師,幫助大家一起實踐數位遊牧的夢想!想要獲得更多華語教師的相關資訊,註冊免費講座,開始華語教學的第一步!
二、如何透過3大步驟實踐數位遊牧的生活
看完了以上對數位遊牧的介紹,以及常見的五大遠距工作類型,希望能讓你開始有概念數位遊牧民族是什麼,接下來我們將透過3個步驟,帶你思考如何成為數位遊牧民族!
步驟1:想想看,喜歡目前的工作嗎?還是考慮轉職?
如果你熱愛目前的工作,不過想開始數位遊牧的話,不妨與老闆談談看?是否能把現在的工作專為遠端型態。一起討論適合的遠距工作模式,建立順暢的溝通管道,讓老闆放心,讓你也能朝數位遊牧生活邁進!
但若你對現在的工作不滿意,就可以開始思考轉職,可是你想要做什麼工作?哪一份遠距工作更貼近你的靈魂?對你來說更有人生意義?把握轉職的機會,給自己更快樂的人生!
相信有一起經歷過疫情的階段,都有在家工作的經驗吧?在我的過去經驗裡中,印象很深刻、那時我自己因為可以遠端工作,就暫時搬回台南的家中住了三個月;工作依舊能夠進行,與團隊的溝通以網路通訊軟體為主、各種的文件編輯都是用雲端來共同的協作,與平時在辦公室的型態是沒有太大的差異,自己也是很喜歡這樣的工作模式。那你呢?也可以回想看看,在過去疫情的階段,遠端工作協作是你喜歡的嗎?
步驟2:盤點自己的專業、探尋心中的熱情
很多人做完研究後,發現自己的專業跟遠距工作不同,就會先選擇放棄了!
常見的自我懷疑聲音會說:「我好像沒有什麼專業可以做遠端工作」
就算你有興趣的那份工作你完全沒做過,也沒關係!如果還不會就先去學啊!你不需要很厲害才開始,但是要開始才能很厲害,甲思敏雖然沒有華語老師的相關學歷證照,但是先跑去墨西哥中文學校當華語志工,才開始了後來的線上教學生涯。
在你衝一發之前,推薦使用客觀工具來盤點自己,如:ikigai生命圖表、MBTI或蓋洛普工具等,來找出自己的專業技能與自我的人格優劣勢。
(一)、ikigai生命圖表:找到你對生活的意義&盤點你累積的能力
什麼是ikigai生命圖表?
ikigai的概念是源自於日本人用來描述「人生的意義」或「活著的價值」,它可以是幫你找到你為何存在的意義,又或是、找到你對生活的目標感,讓你每天醒來都有動力能為此而奮鬥。
能如何運用?
在這張圖表中,會以四個圈圈的交集圖來解釋
1、你熱愛的事物:能是你的興趣、平時的愛好等,是你一做就會忘記時間的事情
2、世界需要的東西:什麼事情是「世界」需要的,如:幫助他人能讓你感受到生活很有意義
3、你擅長的技能:什麼事情是「你擅長的技能」呢 ? 如:影片剪輯、教學、畫畫、擅於溝通等
4、別人付錢請你做的:那過往的工作多半是什麼呢 ?公司會買你專業請你上班做的是什麼?

所以,當你完成四大圈圈之後,找到交集的部份,就能找到你的:熱情、使用、職志與專業 ! 同時你也可以找到中間你核心的ikigai是什麼,我也是因為透過這方法、才發現原來自己對「行銷」工作是有很多的熱情,也是很適合走條路,最後、我找自己的ikigai是:成為一名自由工作者。

找到不被打擾的早晨或午後,靜下心來,把握這一段沈澱自我的時光,越清楚自己內心的渴望,就能在數位遊牧這條路上走的更堅定!
(二)、MBTI 十六型人格:你是什麼人格特質的人呢? 深入了解自己的思考模式
什麼是MBTI?
它是一種人格類型測驗,能幫助大家了解自己的性格偏好、思考方式與與他人互動的模式。
它由4個維度、8個字母組合而成,共有16種人格類型。
能如何運用?
要擅用MBTI,先來了解這4個維度與8個字母各自代表的意思
1、能量來源: 你會從哪獲取能量?
如:你頃向與人互動中獲得能量-E(Extraversion)外向、還是你更偏好自己獨處-I(Introversion)內向
2、資訊接收方式:你通常是如何去理解世界?
如:較重視事實-S(Sensing)感覺、或更偏好從整體去推測與想像未來-S(Sensing)感覺
3、決策方式:你做決定時,會如何來判斷?
如:你習慣以邏輯來推論事情-T(Thinking)思考、或更在乎與人之間的互動-F(Feeling)情感
4、與外界互動:你是如何安排事情的?
如:習慣做好計劃-J(judging)判斷、還是偏好保持彈性-P(Perceiving)知覺

因此,MBTI不只是用來說明:你是E人、還是I人來評斷,反而、去了解後面三個字母各自所代表的意義,也會讓你對自己的理解,可以更加完整與全面唷!
我就透過MBTI的教練-Nathaile的指導,一步步去理解這些思考模式、會如何影響自己做決策、與他人的互動方式。還記得上課的那天,當我的教練解釋到:J型人與P型人的差別時,她一打開這張圖,我立刻脫口而出:「Yeah ! That is definitely me!」

從圖中可以清楚看到,J人與P人在面對外界互動時,思考與規劃的方式截然不同。回想以前的自己,我就是典型不愛做計劃、且愛變來變去的P人啊;但近年來自己很刻意的練習、去做更多的計劃,像是:透過學習子彈筆記的方法、來更井然有序規劃自己的生活等,偶爾還是會是變回P人的模樣。
步驟3:實作,勇敢跨出第一步!學習新技能、轉職、離職吧!
在探索自己後, 如果真的很想成為一名數位遊牧者,那就大膽的嘗試轉職吧!記得,所有的想跟計劃如果沒有行動,都只是空轉;如果想跟老闆談遠距,明天就跟老闆談!如果想換工作,現在就打開Linkedin、104等工作平台,或是讓身邊的朋友知道自己在找遠距工作,說不定朋友有好的工作機會給你!
如果想學新技能,現在就去報名課程,制訂一套學習計劃!
甲思敏有很多華語學員,也都是在探索自己之後,發現自己對於語言教學、接觸新文化等有很大的興趣與熱忱,因此加入課程成為一名線上華語老師,開始兼職斜槓、在家工作,或者數位遊牧!閱讀更多:從零開始到全職接案教書,先大膽嘗試!
謝謝你願意花時間來閱讀完,這篇文章!希望能幫助你在數位遊牧、或轉職的路上一切順利!